市场化不是成品油定价权的简单下放
更新时间:2011-06-14 点击量:1223
6月8日,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副司长连启华称,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将在年内推出。他称在进行价格改革时将整体考虑控制通胀。根据发改委向油企下发的意见征求稿,成品油调价间隔将缩短,并有可能将定价权下放给中石油、中石化、中海油三大石油*。(6月10日《中国证券报》)
对于这个周末来说,这真是一条坏到家的消息。成品油定价机制的问题,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。但是改革方案中,竟然可能以简单下放了事,这实在是不顾民意。发改委这些年多次表示,市场化是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完善方向。既然这一方向至今没有动摇,也得到公众的支持,那么改革不能违反这一目标。
按照相关部门和石油*的说法,定价权下放不就是回归市场吗?此言差矣!真正的市场化,前提是必须存在真正意义的市场主体,有开放、公正的竞争环境。但事实是什么?是三大石油*垄断了石油勘探、开采、炼制、销售的各个环节,并极度排斥民企的进入。即便是那些已经进入石油产业的民企,也被不公正的政策和行政手段、恶性竞争排挤。
这样的背景之下,直接放权,发改委无非是不想顶着被骂的压力了。但如果真这样,改革所期望的目标难以实现,三大石油寡头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竞争,市场化的油价就是空中楼阁。如此,不仅公众要继续为垄断*的高层本、低效益买单,而且发改委的压力也不会减小,只会遭到更多的骂声。
定价权下放的理由看似很充分,实则不然:
首先三大*常常以炼油巨亏要挟,导致国家必须补贴,并适时满足其提价的要求。而下放定价权后,国家难道就真的可能不管不问了吗?如果国家不管不问,那涨价就成为必然,甚至因为可能得不到补贴,石油*的涨价幅度要求和“接轨”。我们要继续重申的是,炼油并非是由*的*业务,其原油勘探与开采业务都是垄断性的,必然盈利;而油价下挫时,炼油又必然盈利。以此为理由,要求提价,并成为下放定价权的借口,简直是一派胡言。
更何况,*的油企都会遇到我们三*的问题,但是别人为什么没抱怨呢?因为市场竞争,任何企业、*的同行都在激烈厮杀,如果国内的三*觉得炼油没利润,甚至拖后腿,干嘛不放民企、外资进来?不仅不放行,还设置很多门槛,甚至直接断货威胁民企,这算哪门子的市场化?
更不用说,三大*的市场反应长期迟钝,无法跟上节拍,自身臃肿不堪行政成本奇高。这样的企业给了它定价权,这简直是害了他们,只会让他们更不思进取。zui终,为这一切买单的,还是中国公众。
成品油定价权下放,毕竟还只停留于纸面,希望相关部门能谨慎考虑。先实现油价成本的透明,降低石油*的行政成本,公众才能对成品油定价权的下放不再忧虑.